已经9月了,距离2022考研预报名已不足一个月,很多同学开始关心预报名的注意事项,比如预报名需要准备些什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预报名,预报名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为了让大家提前对预报名有所认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考研预报名是指预约报名,主要针对应届生,看各省份招生办需求,近几年部分省份往届生也可以参与预报名。预报名是在正式报名之前进行报名,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同时给考生增加修改志愿的机会,即预报名不确定,正式报名还可以修改。一、预报名流程
1.预报名条件:原本是预报名仅针对本科应届生开放,但有的省份往届生也能报,注意看通知。
2.预报名(参考去年时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正式报名(参考去年时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4.预报名流程:登录研招网,注册账号,这里要注意的是网上报名需要填写的内容较多,且有很多必填部分,大家需要提前知道,以避免页面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注册失败。
6.特别注意事项:报名后,报考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等重要信息是不能修改的,如需修改,需要取消报名,重新填报,所以大家填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确认!二、预报名注意事项
1.注册账号是免费注册,但是请同学们记好自己用户名和密码。每一个账户注册号只能报名一次,不要多次注册重复报名。并且注册用户直接与报名后对应,在后期信息查询非常重要
2.报考专业名称前面有“专业学位”字样的为专硕专业,其他为学硕专业。
报名号在后期报考点现场确认需要使用,如果遗失可用注册账号密码登录网上报名查询。
可以的。考研预报名是让应届生提前报,以避免网络堵塞,没有其他原因。实际上每年都有很多应届生是和社会上考研的人们一起报。而且,有不少应届生虽然在预报名时报了,但在正式报名时又修改资料或重新报名!预报名的好处是能增大选到心仪考场的机会。
报名时务必确保信息正确,不确定信息核实完毕后再填写,容易填写错误信息有:考试地点、报考院校、同一专业多学院招生、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以上信息务必不要出现问题。
以前一个人可以报几个学校,最后现场确认一个。去年开始一个人只可以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所以不能报名。
生成报名号并缴费即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后不可以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如果要修改,需要作废前面信息,重新生成报名号,报名费会退回。
按照现在确定后的籍贯、户口所在地如实填写。出生地变了的话写以前现在的都行。
籍贯还是写原来的,户口可以写学校的。档案所在地如果是应届生就写高校,否则一般在自己家乡人才市场。
在市级单位的报考点考试,可打电话咨询一下。在户籍所在地、高校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报考一般是指市级单位的报考点。
如果需要网上缴费的话,一般一个地区提供一种缴费方式,具体方式要看各省市的要求。只要缴你的费就行,谁来交,用谁的卡都没关系的。
不是必须的,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交上就可以,截止日期是10月31号。缴费用的银行卡没有要求,不是必须要绑定注册手机号的银行卡才能缴费。
部分省份要求考生在网上报名(含预报名)期间进行网上缴费,其他省份一律在考研现场确认时缴费。网上报名期间都可以进行网上支付,特殊要求注意关注各省发布的网报公告。
15.怎样判断缴费成功?首先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研招网报名系统中查询缴费标志是否已变更为已缴费。然后查看银行卡消费记录,已扣费即已成功缴费,特殊情况下,研招网状态可能没有变为已缴费状态,请不用担心。
填管理类联考,不是统考。
填全国统考,单独考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命题的考试。
“考生来源”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普通全日制。
“考生来源”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成人教育。
统考网报预报名成功后,会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如果选择了无需网上缴费省份的报考点的同学,只要生成了报名号就代表报名成功了。预报名成功的,正式报名可以不用再报,但最好偶尔登进去看看,避免操作或系统故障而报名失败。
如果预报名完成后,不再修改相关信息,这次预报名也是有效的,如果你还想修改相关信息,可以在正式网上报名期间加以修改。
定向的档案,户口等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而非定向需要转到院校;定向培养费用由工作单位承担,而非定向的培养费用由报考人员自行承担。定向不能享受奖学金,助学金等;定向毕业之后需要回原单位工作。
虽然距离预报名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同学们也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这样在报名时就不会出现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提前了解报名流程可以让大家在报名时不用那么慌乱,降低因报名不顺利影响自己复习心态的几率。
了解清楚以上问题,预报名基本就不会有问题啦。